项目组成员围绕课程内容展开热烈讨论
思变、嬗变是新一年金融学院发展建设的源动力,为适应新金融发展前沿,2014年1月4日上午, “互联网金融”课程研发项目组在金融学院D215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课程研讨会,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课程大纲设计、章节内容梳理进行了认真的讨论。项目组负责人李小丽副教授、关宏博士、赵斐老师、刘月老师等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课程研发项目负责人李小丽老师主持。
会上,关宏博士就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机制章节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谈到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在互联网和金融的融合中,互联网是一种工具或渠道,尽管现在互联网金融已经产生了新的币种,但是,机构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是最核心的,控制不好整个业务风险非常大。他建议将第六章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改为风险控制,并且在现有风险分析、监管(行业自律、政府监管、法律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增加风险控制技术的内容。多年来一直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研究的江老师提出增加云计算、移动电子商务等内容。他说在金融服务部门,早期对云计算的采用只限于非核心领域,如今云计算即将成为主流,云计算将影响着金融服务。李小丽教授从课程体系结构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增加金融基本知识;二是将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如将导论中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与第一章节中内容合并简化,减少对学生理论性知识讲授;三是考虑到数据挖掘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在课程内容中增设数据挖掘基础知识。参会的其他老师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讨论会进行了近4个小时,最后,大家还对分院2014年计划增设的金融学专业互联网金融方向进行了延伸讨论,赵斐老师建议今天研讨会结束后,下一步让行业人士也参与并提出建议,关于特色方向班的实习实训,可以考虑和行业共建实验室,不仅满足学生教学实训的需要,也可满足企业员工培训和实验。
会后,刘月老师说:不同专业背景老师的交流,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大家对互联网金融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与理解。李小老师说:通过今天的研讨,对《互联网金融》课程思路更清晰,内容也更丰富、更系统,课程研发组会在下周末邀请各方专家再次研讨,最终再敲定课程内容。
附:《互联网金融》课程介绍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环境下金融创新的新产物,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互联网金融》课程是一门融合金融创新、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等学科的崭新课程。课程研发组通过对课程内容改革创新,努力实现将本领域的最新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使《互联网金融》课程成为了一门充满魅力、最具活力的课程。
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课程研发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