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3
金融教研室
浏览量:
上图:金融教研室教师教研交流会场景
开学以来,分院领导不断对学院规划进行梳理,强调了金融学专业的重点发展地位,为更好地建设金融学专业,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以及传达分院的建设思路,同时又获悉金融学专业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好消息,9月16日金融教研室全体专职教师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教师教研交流会,议题分为三部分,一是教师学术话题研讨,二是梳理本学期工作重点,三是讨论主要近期项目工作内容。
首先是进行了有关金融学专题的研讨。前期经过教研室主任段晓华老师和《金融学》课程负责人丛禹月老师的研究和探讨,将本次的学术议题确定为三个,大家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最先讨论的议题是: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高福利制度的抉择。这一议题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大家认为这种现象与欧洲自身体制有关,并且涉及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欧盟的成员国各自没有权利印发货币,归根结底与一国的政治经济实力是密不可分的等。第二个议题是国际银联与unionpay 的博弈,62还是4,5通道的选择。这一议题是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人们对于银行卡的选择问题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到底使用哪一种银行卡对于我们消费者更加有利,以及衍生到在线金融与网络金融的安全性等等。最后一个议题是匪夷所思的金本位制度---国内外的截然不同。通过这一话题,大家展开了大胆的猜想:为什么金本位制度在中国的历时短暂,但在欧美等国家却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是否跟封建阶级的闭关锁国而影响了总贸易量有关,或者是与我们黄金开采量,冶炼工艺有关。经过热烈的讨论和交流,甚至相互激烈争议,结束话题时,大家意犹未尽,都感到很有收获,一方面大家的思想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各取所长,丰富和更新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促进了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师们在金融领域的学术成长必然带动专业的成长与发展。
接下来段晓华老师对本学期的工作重点进行了梳理,使大家总体上把握好工作方向,清晰学院、分院对专业和工作的要求。一是明确教学重点,由于本学期是学院评估时间,在教学方面的重点当然是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学院、分院的要求,把课程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课件等教学业务档案精益求精,提前准备好预评估和评估期间的授课内容和教学设计;二是梳理产学合作项目,根据分院提出的近期工作重点,将产学合作的思路与大家分享,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项目开展、深耕合作内容,以及如何开发拓展新的项目,打开合作思路,多元化、多样化的合作,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需要的人才,大家就为什么做、做什么及怎么做各抒己见;三是李老师就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大家探讨了“在线金融”热点,随着金融业务领域的拓展与创新,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向也应该与时俱进,特别是民办院校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根据市场与企业的需要,敏锐地发现市场机会,在稳固发展的前提下紧跟行业趋势。虽然大家对这个领域背后的一些内容不太清楚,但是只有大家关注这个领域的发展,才能够逐渐熟悉并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做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四是再次就学院的发展战略做以说明,包括愿景、目标和三大质量观,特别强调了“国际化、应用型、新体验”的内涵,实际上对质量观的认同,会渗透到大家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贯彻到教学、科研、服务等领域,才能形成从上至下、自下而上的整体,也才会做出我们的特色。
最后就近期的一些主要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安排,包括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传达了张院长的指示“这既是大家的成就也是大家的压力”,因为接下来就要根据试点项目的要求完成相应的指标,包括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等的建设,虽然学院和分院会给以倾斜和支持,但是工作的难度和程度加大,使大家高兴之余感到担子更重了。同时今年一直准备参加的省级和全国理财大赛,在上学期就进行了准备,现在进入报名期,经过各项工作的综合考虑和协调,组建新老教师搭配的参赛团队出征,应该同样会获得好的成绩。另外根据分院要求明确课程负责人制度,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责任课程和能力匹配,包括教授支持,将各门课程落实到人,更主要的是必须一直就本课程的授课进度、质量、考核要求等随时与相关老师沟通跟进,做到听课、交流两不误,授课、考核两一致,真正起到对课程负责的作用,也是起到对学生、对培养质量负责的作用。
经过长达四个多小时的交流,虽然天色已晚,但是大家觉得很值得,除了对工作的清晰,还有团队难得在一起的分享,在新的学期,新的高度,我们一起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