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9
市场部
浏览量:
上图1:7月16日上午分享交流会场景
上图2:7月17日上午分院半年总结及小组分享会场景
2013年是学校 “四四二”战略规划第二阶段的开头年。金融学院成立近三年来,围绕学院战略要求,按照波多里奇质量体系规划年度工作,围绕学生、教师、学科、课程、实验室、科研、经营等均做出了一定成效,绩效排名在全院中稳中有升,但是距离学校的期望与要求仍有较大距离,尤其在规划、沟通、执行等方面与其他分院相比凸显不足;分管金融学院的学院领导张志强副院长在对分院做全盘了解后,提出了“系统思考,重点突破,保证落实,不断提升”的工作方针,金融学院从学院愿景、使命、价值观、培养定位入手,开展了分院发展规划思路大讨论,深刻的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分院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分院未来发展与每个人的职业发展息息相关。目前,2013年度工作已经过半,为了以开放的心态,重塑分院的组织文化,分院于7月16日——7月18日分院召开了以“沟通、推进、思考”为主题的2013年阶段性工作总结分享交流会,一方面学习借鉴兄弟分院成功的经验,使我们少走弯路,迅速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分院内部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案例分享,反思、提炼、推广经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对半年以来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查找分析不足,推进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7月16日上午在图书馆视听室,张志强副院长致辞,谈了会议的两个背景和分院面临的两个困惑。两个背景:一是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梳理的需要;二是学校半年工作会议的触动;两个困惑:一是方向很重要,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金融学院到底往哪里去,金融学院的发展方向如何确定;二是人很重要,人心是根本,金融学院与标杆分院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我们承认自己不行,能不能以开放的心态,迎头赶上,我们有没有这个信心和能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召开了本次会议,邀请了会计学院李丰萍顾问做《会计学院规划制定与思考》、物流与贸易学院赵军镜院长做《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考及展望》的分享。
李丰萍顾问做了《会计学院规划制定与思考》的分享,她首先分享了规划与教学楼的故事,诠释了给相关利益者信心,以贡献(信心)求支持的道理;通过微软CEO鲍尔默致员工信,揭示了战略与部门战略规划、组织结构、员工激励、运营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学院战略与分院规划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指出:好的规划不一定是复杂的,但一定要是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之间一定是有严格的逻辑关系。
赵军镜院长做了《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考及展望》的分享,他从产学合作实践及探索和产学合作思考及展望两个模块以及大学教育目的及培养目标,实现教育目的及培养目标的方法和路径,产学合作的相关问题(感受、困惑及解决、展望)等方面分享了物流学院自成立以来在产学合作方面的一些思考、探索、实践和成功案例,着重介绍了物流学院基于教育目的的人才培养“棱锥模型”以及产学合作与分院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相匹配的理念,并分享了他们在产学合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难题。
金融学院刘敏副院长做了《2013年金融学院发展规划思路》,金融教研室龚黎明博士做了《应用型、国际化的经济学新体验》教学方法分享,辅导员侯园园老师做了《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分享。李丰萍顾问和赵军镜院长对分院发展规划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下午,分院开展分组讨论,围绕战略规划、教学、教师、学生、产学研政等方面的问题讨论。
7月17日上午,院长助理做了分院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五个小组进行了分享汇报。在指定题目分享中,他们的汇报直击分院发展规划思路中的问题,并对分院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抽选题目分享中,他们围绕教学、教师、学生、产学研政的汇报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结合分院发展规划和具体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界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分院发展贡献思想和智慧。这次分享真正体现了“人人参与分院发展规划的制定,人人参与分院人才培养工作”的组织文化,为每个员工提供了表达观点的平台和机会,使每个员工在分院教学工作中都具有话语权。同时通过思想碰撞,激烈争论,集思广益,打破了制定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思想局限性,发现问题和不足,增强了工作效益。正如张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所说,大家思考的深度、广度、细致度、贡献度超出了我的想象,大家发言的踊跃度也超出了我的预想,有你们这样一群人,我对办好金融学院的信心更加足了!
本次活动对重塑金融学院组织文化,建立“分享、交流、学习、提升”的机制,凝聚组织向心力,增强团队战斗力,提高团队对组织归属感和责任感均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金融学院在新的征程上已经出发,我们将以“开放、务实、创新、超越”的信念迎接新时代的到来,走出一条具有金融学院特色的新路。在路上,我们将享受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