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浏览量:
以ChatGPT、DeepSeek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技术革命,正重塑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传统的技术革命,主要在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替代,如蒸汽机替代工人。现在的AI革命,对知识密集型专业造成了替代性冲击。大部分用于就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原先需要习得,然后才能解决问题。现在变成用AI,不需要习得掌握,也能解决问题了。以编程为例,原先需要几个月才能开发的程序,现在只需要几天时间掌握提示词技术、学习解读code,就能写出来了。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如何将大语言模型的最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提升学习效率,并避免学生依赖性学习和产生“学习幻觉”,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本文是我个人所教授的《文本信息处理与应用》上的一些尝试。
《文本信息处理与应用》课程是数据科学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文本信息的处理与分析挖掘方法,能够合理处理数据库中的文本信息,并且进行相应的分析、展示和挖掘,实现对文本的分词、可视化、关键词提取、文本向量化、情感分析、聚类、分类识别、词网络分析等,最终将文本信息有效转化为可供管理决策的知识。课程是自然语言处理(NLP)的基础领域,而NLP又隶属于AI的子领域,所以在《文本信息处理与应用》课程上引入大语言模型具有双重意义:第一,了解和使用最前沿的技术成果;第二,借助最前沿的AI技术,提升学习效率。在授课过程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引入和使用AI的举措:
01
AI专家,随时提问
IAI专家,随时提问
学生每学完一个新知识点,即可借助 AI 了解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AI 的即时反馈机制助力学生快速更新知识结构、拓宽思维边界。通过 AI 提供的丰富资源,学生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能够实时洞悉全球最新学术动态。例如讲完文本分词技术后,指导学生使用DeepSeek了解最新的分词计算和方法,即时了解前沿动态。
图1 学生向DeepSeek提问
AI 代
02
AI代码助手,技术迅速实现
编程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利用 AI 加速代码实现过程。例如,在学习 “正向最大匹配分词算法” 时,学生可借助 AI 编写高效代码,并实时进行调整优化。AI 生成的代码不仅提高了编程效率,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编程思路与技巧。
图2 DeepSeek写代码
个人知识库,
03
个人知识库,优化问答质量
优化问答质量
学生可通过 AI 工具(如ima)将学习资料、PPT、论文等信息整合至个人知识库,并通过提问快速检索和回顾相关知识点。这种个性化知识管理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与复习,确保对各类信息的精准掌握。
图3 ima个人知识库提问
AI 文献阅读专家
04
AI文献阅读专家
课程后期,学生将分组完成前沿论文研读与课程论文。借助 AI 技术,学生可通过 DeepSeek、知网等平台快速筛选相关文献,并利用 AI 辅助阅读工具高效理解文献内容,特别是在处理外文文献时,AI 的翻译与解读功能优势明显。
图4 学生使用AI工具进行文献搜集的界面
AI科研助手
05
AI科研助手
在 AI 的协助下,学生能够快速复现学术论文中的实验与算法,直接用代码实现论文模型。这个功能大幅降低了科研门槛,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前沿科研成果,并开展独立科研探索。
图5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献代码复现
图6 学生制作的PPT展示,展示他们对文献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创新思考
和AI讨论伦
06
和AI讨论伦理,新征途,新思考
理,新征途,新思考
组织学生讨论AI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探讨科学使用AI的策略,跨学科的讨论模式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了科技为人类服务的正确价值观。
例如问AI:你觉得在AI时代,作为大学老师如何更好的进行课堂改革,已经如何避免学生产生“学习幻觉”,即过分依赖AI而没有学到东西?
DeepSeek的回答是:
图7 与AI讨论AI的影响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这个问题的讨论,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避免“学习幻觉”,帮助他们真正掌握知识并发展独立思考能力。
AI 时代,教育持续进化。未来的教育,尤其技术训练的教育部分,可能逐渐让位于定义问题的能力(提问的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创新性思考的能力。通过 “用 AI 学 AI” 的模式,拥抱AI,利用AI,也许是推动教育从传统模式向更智能、灵活、高效的方向转变的一种途径。让我们共同迎接 AI 赋能的教育新时代,培育更多具备未来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作者简介
何黎松,数据科学学院统计专业副教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应用工程师,商业统计学会会员。主教《机器学习基础》《文本信息处理与应用》等课程。研究兴趣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等。
新学期,新气象!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教与学的更多可能性。教师发展中心诚挚邀请您分享自己的AI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经验。让我们共同搭建一个真诚、多元且高效的互助交流平台。期待您的参与,并持续关注我们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