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新闻动态

校友会客厅|统计筑基,税务扬帆:陈哲源的国考破茧实录

2025.07.09            浏览量:

值此西安欧亚学院建校三十周年之际,这座秉持“以雇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高等学府,已为社会输送了逾十万名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优秀毕业生。在时代多元发展的浪潮下,众多校友积极投身公务员考试,将校园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欧亚学院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与适应性。


陈哲源同学内黄县税务局的国考成功经历,不仅是个人不懈奋斗的典范,更是欧亚教育理念与实践成效的有力印证,充分彰显了校园沃土对青年成长成才的全方位滋养。他以亲身经历诠释了“税海无涯,唯笃行能至远”的职业追求,激励着更多青年学子在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中保持专注与热忱,勇于探索属于自己的职业征程。他的经历,为母校三十华诞献上了一份闪耀的贺礼,也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优化点亮了富有价值的思考之光。



校友介绍

图片

采访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2级 王悦怡

校友:陈哲源

陈哲源,经济统计学专业2021级毕业生,现就职于国家税务总局内黄县税务局。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基层团委工作与志愿服务,深耕统计学专业知识,系统备战公务员考试,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取国家税务总局内黄县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职位,将扎实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公共管理的实践能力,在税收一线筑梦青春。

图片


1








校园篇:沃土育人,砺刃前行

图片

Q

学长,母校经历中哪段对您人生选择影响最深刻?

A

母校的团委志愿服务经历,深刻塑造了我的价值观。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我切实体会到个人价值的实现路径。正是这份在服务中点燃的热情,让我坚定地选择了公务员道路,希望将这份力量转化为守护群众利益的实际行动,用所学所长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


Q

学长,当初是怎样的契机或思考,让您最终坚定了报考公务员这条道路呢?

A

大学实习时接触政府工作的经历,点燃了我的职业理想。当我亲眼目睹了政策落地过程对改善民生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时,让我深刻认识到,公务员这份职业,既能让我所学的统计专业在服务社会中闪光,又能实现个人价值,同时提供坚实的职业保障。这份专业、理想与责任的契合,让我最终锚定了方向,坚定踏上公考之路。


Q

学长备考时是如何平衡学业与考公的?有实用方法吗?

A

为了平衡学业与备考,我采用了“优先级排序法”分三步来规划时间和任务:

第一,先梳理课程任务,明确学业中的关键事项。比如重要的考试、课程论文截止日期等,优先安排时间完成,确保专业学习不受备考影响。

第二,日常学习中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积累考公知识。像通勤路上听时政音频,利用午休时间刷行测题目等等,通过这种方式积累知识,逐步夯实考公的基础。

第三,周末集中精力进行系统复习。首先安排半天时间进行模拟考试,按照真实考试的流程和时间要求进行练习,以适应考试节奏;另一半时间则用来复盘错题,总结经验教训,查找知识漏洞并加以弥补。


Q

学长在备考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挑战?当时是如何调整心态、保持动力的?有何启发?

A

备考过程中,最艰难的时刻是临近考试时,连续三次模拟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这让我心态几乎崩溃。为了调整心态,我采用“拆解目标法”进行调整:先暂停刷题,分析错题薄弱点,制定专项突破计划。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挫折是成长的垫脚石,学会与压力共处、灵活调整策略,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图片


2








职场篇:知行合一,职场破局

图片

Q

学长,您觉得从校园到职场,需提前培养哪些核心能力?

A

首推“沟通与协作能力”,职场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源于信息不畅;其次是“快速学习能力”,公务员岗位常涉及政策法规更新,需要保持学习热情;最后是“抗压能力”,通过实习或社团活动提前适应高强度工作节奏,能帮助大学生走出社会后更快融入职场。


Q

学长,您对之后的职业生涯有什么期待?

A

未来,我期待在税务领域精耕细作,不断提升政策执行精度与实务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同时,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善用大数据分析等工具提升工作效能;主动参与跨部门实践,淬炼综合能力。未来将以 “空杯心态”持续学习,紧跟变革步伐,在税收现代化征程中贡献专业力量,实现个人价值。


3








展望篇:校友赋能,展望未来

图片

Q

校友资源是珍贵的财富,您如何看待校友之间互相支持、合作互助的价值?

A

校友是天然的“信任网络”,无论是求职过程中的内推机会、行业信息的共享,还是创业领域的合作,校友资源都能提供极为宝贵的支持。我曾通过校友群为学弟学妹分享过备考经验,这种互助不仅是一种资源交换,更是一种情感联结,让母校的精神在一代代校友中得以传承和延续。


Q

作为从母校走出去的学子,您对母校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待?最希望看到哪些方面有新的突破或提升?

A

我对母校未来的发展有以下几点期待:

首先,希望母校能够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引入更多政企合作项目,让学生能够提前接触社会的实际需求,增强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其次,建议母校优化职业规划课程,邀请更多校友回到校园分享职场经验,帮助在校生更清晰地规划未来的职业方向。

最后,我还期待母校在数字化教育方面加大投入,搭建功能完善的线上学习平台,打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资源。


Q

最后,想请您对母校说几句心里话,也对正在努力奋斗的学弟学妹们说些什么?

A

欧亚是我梦想启航的沃土,衷心感谢母校赋予的知识与力量,感谢恩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谆谆教导,感谢同窗并肩奋斗的珍贵情谊。这份深厚的托举之力,是我逐梦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对学弟学妹们,我想说:珍惜欧亚这片创新的热土,勇敢解锁一切可能! 不要畏惧试错,每一次探索都是成长的勋章。请相信“均值回归”的力量——持续的积累终将兑换价值。在数字浪潮奔涌的时代,用统计人的理性洞察世界,用奋斗者的韧性锚定航向。愿你们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于时代洪流中定义属于自己的精彩坐标。欧亚人,加油!


4








灯塔篇:薪火相承,赋能青春

图片

陈哲源的成长轨迹恰似一盏明灯,清晰映照出"专业深耕×师友赋能×公考淬炼"的进阶之路——从数据科学的理论研习到政策研究的实践转化,他以统计学思维构筑认知底座,在师生互动中厚植价值根基,借国考磨砺锻造职业品格,最终在税务蓝海中锚定人生坐标。这束思想之光为欧亚学子指明三大成长维度:课堂深耕锻造专业硬实力,实践平台淬炼综合软实力,公考征途熔铸意志战斗力。正如他在基层团委播撒的服务火种终成为国聚财的使命担当,这场双向奔赴的人才培养范式,正激励更多青年在专业深耕与价值坚守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未来,期待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在数字化教育赛道上打造智慧学习生态,让“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延伸至云端课堂,让“以雇主为导向”的实践触角延伸到行业前沿,培养更多像陈哲源一样既懂数据算法又怀为民情怀的复合型人才,在公共服务领域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 友情链接 -------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