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浏览量:
2025年7月底,由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主办、北京物资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案例教学竞赛总决赛在北京落下帷幕。本届竞赛竞争激烈,共吸引来自全国45所高校的118名教师参与角逐,经严格评审,86项案例成功晋级总决赛。
在这场高水平的教学竞技舞台上,西安欧亚学院数据科学学院6名教师表现卓越,勇夺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同时,西安欧亚学院荣获大赛“最佳组织奖”。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欧亚教师在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领域的教学实力,更是学校持续推动教师队伍建设、贯彻“雇主导向、学生中心”教学理念成果的生动体现。
01
理念契合,同频共振:“数据+业务”双语者的培育场
一直以来,西安欧亚学院数据科学学院高度重视教师发展与教学创新,通过系统支持机制赋能教师成长,推动教育模式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案例教学竞赛聚焦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的交叉领域,要求参赛教师选取真实商业案例,设计并展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助力推动高校教师提升将前沿数据技术应用于解决实际商业问题的教学能力。
02
巅峰对决,精益求精:赛程回顾
分组赛阶段:决赛教师共分为7个小组进行分组赛,评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案例选取与应用、教学内容深度与前沿性、教学组织与效果、答辩表现等进行现场严格打分。
闪耀公开赛,力拔头筹:数据科学学院教师姚香秀凭借其精心设计的案例和精彩的现场教学呈现,以小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功晋级直播公开赛。
直播公开赛截图
荣耀时刻,满载而归的欧亚数据人:经过激烈角逐,数据科学学院教师团队最终收获
一等奖(3项): 姚香秀、马臻、彭娟
二等奖(2项): 鲁志娟、罗丹
三等奖(1项): 史博文
最佳组织奖(1项): 西安欧亚学院
滑动查看更多
03
以案促教,直击商业痛点:获奖作品精要
《长安云·西安科技馆抖音评论驱动的运营优化研究》(姚香秀)
案例基本情况:本案例以“长安云·西安科技馆”抖音平台的用户评论数据为基础,运用文本挖掘技术开展用户反馈分析。通过LDA主题建模提取用户关注焦点,结合情感分析识别情绪倾向,揭示运营痛点并提出数据驱动的优化策略。
适用课程:《文本信息处理与应用》《数据科学导论》《机器学习基础》
课堂使用:本案例适用于数据科学类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课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讲授LDA建模、情感分析等NLP技术。引导学生掌握从UGC数据中提取价值信息的全流程,培养公共服务优化的数据分析能力。
《抖音内容推荐:将数据转化为商业决策》(马臻)
案例基本情况:案例聚焦于北京抖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孵化的抖音短视频软件,案例讲述了抖音创始人张一鸣在2016年抖音上线初期面临的发展困境,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内容推荐,以增强用户体验和提高用户粘性。
适用课程:《商业数据分析与决策》《数据科学导论》
课堂使用:案例可用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数据科学在现代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用户数据转化为商业决策的综合能力。
《平台经济治理下外卖骑手管理如何破局?——基于K-means聚类的“激励-流失”双路径特征解构》(彭娟)
案例基本情况:本案例聚焦平台经济治理背景下的外卖骑手管理难题,基于 K-means 聚类算法对美团骑手表现数据(包含完成单量、拒绝单量、准时单量等指标)进行分析,解构骑手群体在 “激励 - 流失”双路径上的异质性特征。
适用课程:《机器学习基础》
课堂使用:案例可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数据驱动的决策能力与系统分析思维,为平台经济下的劳动者管理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数字经济发展对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鲁志娟)
案例基本情况:本案例获取了近20年的数字经济发展与专利产出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与专利产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专利产出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国内专利产出授权量的影响。
适用课程:《计量经济学》《商业数据分析》
课堂使用:本案例适用于统计学、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经济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并熟悉如何运用数据分析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
《A股指数日内动量效应实证与策略分析》(罗丹)
案例基本情况:本案例利用2016-2025年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的分钟级数据,以指数半小时的涨跌为研究对象,带领学生针对这一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分析检验、构建策略与回测分析。
适用课程:《金融大数据分析项目实践》《机器学习基础》
课堂使用:案例可用于金融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课程教学,锻炼学生的数据预处理、策略回测等技能,培养数据决策与系统分析能力。
《电力监控系统的数据库分析与设计》(史博文)
案例基本情况:本案例以企业级电力时序数据为基础,构建支撑“双碳”目标的能耗监控系统数据库。通过实体关系建模实现设备状态、能耗指标、报警规则的规范化存储,结合分区存储与索引优化技术(如用电日数据表的分区策略)提升海量监测数据的实时处理效率。案例涵盖数据库权限控制、时序数据聚合(如尖峰平谷电费计算)、工单流转等业务场景,完整呈现工业级能源管理系统的数据架构设计。
适用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分布式存储与计算》
课堂使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践重点为基于IDEF1X方法完成逻辑模型转换,实现精细化权限控制,编写复杂SQL查询语句。《分布式存储与计算》课程实践重点为设计时序数据存储策略,验证索引对聚合查询的性能影响;开发批量数据导入脚本。
04
教师感悟:持续生长,赋能教育
这次案例教学竞赛让我受益匪浅。当我看到同行们将枯燥的数据流转化为生动的商业决策案例,听到评委对“算法深度与课堂启发性如何平衡”的恳切建议,我才真正明白教学创新的温度与力量。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感悟在教学中探索数据思维与商业实践融合的更多可能。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师彭娟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参与“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案例教学竞赛”,不仅提升了我的数据分析技能,更深化了我在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中的双向思考。后续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成长。
——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师鲁志娟
通过准备本次竞赛内容,让我真切体会到,把企业真实数据和需求搬进课堂的力量。带着学生一起调试SQL代码、优化ER图的过程,彻底打破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老模式。当学生指着数据说“老师,这个变量关系不对”时,我既紧张又欣慰——产教融合的课堂里,没有单向的教,只有共同的成长。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师史博文
05
结语:扎根实践,赋能未来
西安欧亚学院数据科学学院教师在本次全国性高水平教学竞赛中的优异成绩,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分院长期以来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推行“数据+业务”双语者教育理念、深耕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结出的硕果。
数据科学学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深化大数据技术与AI智能交叉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研,赋能更多学子成长为兼具数据分析硬实力与商业决策软实力的复合型人才,持续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卓越的欧亚数据力量。
赛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