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浏览量:
在数字化营销席卷一切的今天,你是否好奇,爆款广告背后藏着怎样的数据逻辑?如何精准预测广告效果,真正实现“每一分投入都看得见回报”?
暑期盛夏,西安欧亚学院数据科学学院x狗熊会联合推出「深度学习进阶:互联网广告效果预测」在线实习项目,25名优选学生完整参训并获企业认证。这是一次从理论至实战的深度训练,也是一场专注于人工智能在营销中应用的科技之旅。项目以搜索引擎营销(SEM)为实战场景,学生不仅完整经历广告展现量预测的全流程,更升级进阶数据驱动决策能力。
项目介绍
本项目聚焦搜索引擎营销(SEM) 这一基础互联网效果广告场景,以广告 “展现量” 为预测目标,广告文本信息为核心要素,搭建完整的预测模型训练流程:
业务逻辑拆解:剖析 SEM 广告从 “展现” 到转化的商业链路,理解 “展现量” 作为营销漏斗起点的关键价值
数据与技术结合:基于真实 SEM 数据集(含关键词、展现量等数据),实践文本特征工程(如分词、词向量构建)、线性回归建模,掌握从数据清洗到模型评估的全环节
项目任务体系
TASK1
关键词文本特征提取
学生需要先看指定的视频和代码材料,熟悉SEM数据。仿照例子,用jieba和Word2Vec两个工具,把关键词文本转换成两个特征矩阵X和Z。此外,还需要用PCA把Z简化后,做成二维或三维的图。每一行代码都需要写清楚说明。
TASK2
线性回归建模与效果对比
学生需要基于 TASK1 产出的特征矩阵,构建线性回归模型预测log(展现量)。按照示例代码,分别用X和Y、XZ和Y建立线性模型。对比这两个模型的R平方值,分析模型系数,挖掘对广告展现量影响显著的文本要素。
项目亮点
聚焦广告场景,实战驱动增长
1.场景紧扣行业:锚定互联网广告核心场景,以 SEM(搜索引擎营销)为实践载体,贴合广告主日常投放优化需求,学完即懂行业实操逻辑。
2.数据驱动逻辑:围绕 “广告展现量预测”,串联文本特征处理→模型构建→效果验证全流程,理解从用户行为数据到投放决策的转化路径。
3.实战拆解清晰:从广告文本(关键词)分析入手,手把手教 “特征提取(分词、词向量)→线性回归建模→效果对比”,每步都有代码实操,拒绝理论空谈。
4.能力双向提升:既掌握 Python 文本处理、建模工具(jieba、Word2Vec、sklearn),又懂 SEM 广告投放逻辑,打造 “技术 + 业务” 双视角。
5.成果直观可用:输出的广告展现量预测模型,可直接为 SEM 关键词优化、投放策略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实习成果能落地、简历有亮点。
实践感悟
参与项目前,觉得 “广告效果预测” 很神秘。在实际操作中,从用jieba拆分关键词,到看着词向量经 PCA 降维后在散点图聚类,才发现文本里藏着这么多可挖掘的规律。建模时对比不同特征的 R²,真切感受到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的力量 —— 原来不是数据越多越好,而是要 “选对” 特征。这次实习让我明白,营销背后的技术逻辑,远比想象中有趣且严谨,也让我对数据驱动营销有了全新认知。
——统本数据2401祝诗睿
最让我开心的是比较两个模型的时候,模型的效果从72.9涨到了76.12,突然就懂了做好数据处理有多重要。这让我知道,优化SEM不是凭感觉瞎猜,而是能用数据模型算得明明白白的。现在再看那些关键词,不再是乱七八糟的文字了,而是能变成一个个有意义的数据,能帮着模型预测得更准。这种从文字到数据、从模糊到清晰的转变,真的特别有成就感。
——统本统计2302金小楠
结语
用技术解码广告,让数据驱动增长
《深度学习进阶:互联网广告效果预测》项目通过 SEM 广告这一具体场景,带领学生触摸互联网营销与数据科学的融合点。从文本特征的 “抽丝剥茧”,到模型预测的 “以数为据”,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代码技能,更是用数据视角理解营销、解决业务问题的思维方式。
未来,西安欧亚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将持续落实“雇主导向、学生中心”教学理念,持续推出更多产业融合项目,助力学生在 “数据 + 业务” 的交叉领域,走出独特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