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浏览量:
西安欧亚学院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雇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聚焦数据科学领域人才培养,鼓励学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深度融合。在2025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比赛陕西赛区(陕西、西藏)选拔赛中,数据科学学院学子表现亮眼,共斩获1项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的思维模式,充分展现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
备赛历程
Part.1
备赛启动:
全员蓄力,18支队伍热血出征
自比赛通知发布以来,西安欧亚学院经济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学子积极响应,迅速组建参赛队伍。
从数据理论梳理到建模软件实操,从选题讨论到方案打磨,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全身心投入筹备,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在总计21支成功报名的队伍中,数据科学学院共18支队伍成功完成报名并提交参赛作品,用行动诠释着学子们的学术热情与进取精神。
Part.2
校赛评比:
专家把关,13 支队伍晋级省赛
为筛选出更具竞争力的队伍冲击省级赛事,学校特别组织了校内选拔赛。邀请统计学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团,根据评审标准对参赛作品进行严格打分与专业点评。经过激烈角逐,数据科学学院共13支队伍脱颖而出,成功拿到省赛“入场券”,开启下一阶段的冲刺之旅。
获奖成果
5月26日-8月15日,历经省赛的层层考核与激烈比拼,数据科学学院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创新的建模思路与严谨的数据分析,最终斩获佳绩:
★ 省级二等奖1项
★ 省级三等奖2项
每一份荣誉的荣光背后,不仅凝结着团队日夜钻研、反复打磨的心血与汗水,更生动展现了学院在学科教学深耕与竞赛指导赋能上的扎实成果。
1.作品名称:《“双碳”背景下的西安市空气质量研究——基于 CEEMDAN - Informer - LSTM - XGBoost 组合分解预测模型》
▲ 奖项类别:陕西省二等奖
▲ 团队成员:刘深业、熊向武、吴亭亭
▲ 指导老师:武君
▲项目简介
在“双碳”战略推进的背景下,空气质量关乎居民的健康与城市的发展。为了提高对空气质量AQI的长时预测精度,本项目研究基于2018-2025年西安逐日空气质量数据,构建了CEEMDAN-Informer-LSTM-XGBoost组合分解预测模型。经CEEMDAN模型分解AQI指数,结合样本熵与K-means模型聚类高频、中频、低频分量,最终重构模型,实现预测。模型R²达0.9042,误差远低于传统时间序列模型,同时发现“双碳”政策之后,西安PM2.5、PM10下降但O₃上升,为西安及其他城市环境治理提供技术路径,未来将引入多因素拓展模型。
▲学生团队经验分享
参加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是我们求学生涯中一段意义非凡的经历。这段旅程不仅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统计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更锤炼了团队协作能力与抗压心态,这个过程中,科研不仅需要个人专业能力,更需要团队成员间的互补与坚持。此外,这次经历也让我们学会用“问题导向”思维开展研究。我们不再局限于模型构建,而是结合“双碳”政策实际影响,通过对比政策前后PM2.5、PM10等污染物浓度变化,让研究成果更具现实意义。未来,我们会带着这次项目积累的经验,继续深耕环境数据分析领域,努力让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城市生态治理。
——刘深业、熊向武、吴亭亭
2.作品名称:《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我国居家养老政策主题演化研究》
▲ 奖项类别:陕西省三等奖
▲ 团队成员:梁颖、刘欣卓、宋书杰
▲ 指导老师:武君
▲ 项目简介
本项目聚焦于我国居家养老政策,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居家养老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构建了系统的分析框架。借助R与Python语言,对收集到的政策文本进行了精细的预处理,最后运用LDA主题模型对政策文本进行了主题建模,通过困惑度计算确定了最优主题数,并对各主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研究发现,我国居家养老政策在2001年至2025年初期间,主要围绕七个关键主题展开:培训专业人才、加强医疗保障、养老专项部门管理、社区养老机构建设、养老保险待遇提升、老年基层文化活动开展以及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这些主题不仅反映了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的政策导向,也揭示了居家养老政策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和演变趋势。
▲ 学生团队经验分享
参加本次统计建模大赛,是一段极具挑战且收获满满的成长之旅。在备赛阶段,我们团队从选题、收集数据到模型构建,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与优化;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新的算法和方法,力求获得更精准的结果。最终获得的奖项,不仅是对我们努力的肯定,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严谨分析与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这段经历将激励我们在统计建模领域持续探索,不断进步。
——梁颖、刘欣卓、宋书杰
▲ 指导教师经验分享
作为两支参赛团队的指导老师,我深刻体会到统计建模竞赛不仅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金石,更是教学相长的宝贵契机。在备赛过程中,我始终强调“问题导向”与“创新实践”的结合:一方面引导学生从“双碳”政策、老龄化社会等现实问题中挖掘研究价值,避免模型“纸上谈兵”;另一方面鼓励团队突破传统方法,例如将CEEMDAN分解与多模型融合应用于空气质量预测,或利用LDA主题模型揭示政策演化规律。指导中,我尤为注重三点:一是方法的严谨性,要求学生在数据预处理、模型验证等环节严格遵循科学规范,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二是跨学科思维,例如环境科学与计量经济学的交叉应用;三是团队协作效能,通过定期研讨和分工优化,让成员优势互补。最终,两支团队分别从定量分析与文本挖掘角度交出有水平的成果,其意义已超越奖项本身——他们学会了用数据解决社会问题,这正是数据分析的核心价值。未来,我将继续以竞赛为平台,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能力,助力他们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数据分析人才。
——武君
3.作品名称:《数据链驱动的医疗陪诊模式创新》
▲ 奖项类别:陕西省三等奖
▲ 团队成员:渠乔玲、王婧怡、吴佳妮
▲ 指导老师:张蕊
▲ 项目简介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家庭结构小型化,以及异地就医人群增多,医疗陪诊服务作为医疗辅助领域的新兴业态快速兴起,西安作为人口规模较大的省会城市,陪诊需求尤为突出。截至2025年,全国现存陪诊相关企业1383家,西安市陪诊服务机构达47家,但行业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服务普及率低、缺乏统一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既难以满足老年群体、独居人群等的就医需求,也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
基于西安市陪诊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痛点,本项目以“数据链驱动的医疗陪诊模式创新”为核心,聚焦西安市陪诊服务市场,采用多维度研究路径。通过PEST分析法梳理行业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结合问卷调查及神秘客调查,掌握用户需求与行业现存问题;并运用随机森林、决策树、逻辑回归等统计与机器学习模型,提取“提供服务速度、售后服务、陪诊价格”等核心影响因素,划分用户画像,明确营销推广对用户使用意愿的最大影响作用。项目既填补了西安地区陪诊服务量化研究的空白,也为行业标准化建设、服务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其他城市陪诊模式创新提供实践参考,推动陪诊行业从“自发无序”向“数据驱动、规范发展”转型。
▲ 学生团队经验分享
参加统计建模大赛,我负责模型分析,运用随机森林等算法,同时也在老师指导下收获良多。团队中大家各展所长,通过沟通磨合解决分歧,我的协作能力也得到强化。这段经历不仅夯实了专业技能,更锤炼了综合素质,让我深刻领悟坚持与细节的价值,这些宝贵经验会融入未来学习生活,助力我持续突破自我。
——渠乔玲
在统计建模大赛的全程中,我成功实现了自我突破。这场比赛不仅让我真切见证了团队协作凝聚的强大力量,也让我清晰认清了自身能力存在的不足。特别感谢队友们一路并肩协作、导师悉心指导,这份支持与收获,将成为我未来在专业道路上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
——王婧怡
参加统计建模大赛是段难忘的成长历程。斩获省三,是团队智慧与汗水的见证,也让我深切体会到协作、调研与创新的价值。这段经历会持续激励我在后续比赛中探索前行。比赛不仅强化了专业实践能力,也让我看清成长空间。感谢队友并肩、导师指导,过程中习得的新知识远比奖项珍贵,它将成为我学以致用的全新起点。
——吴佳妮
▲ 指导教师经验分享
竞赛指导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指导理念,引导学生从西安陪诊痛点切入,搜集、分析数据,主导整个建模过程,仅在关键节点提供方法论支持,引导学生们将理论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一个就是发挥团队能力,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分配工作,优势互补,允许不同意见,再一次次的研讨中,见证学生从“纠结变量”到“解读结论”、从“各执己见”到“默契分工”的蜕变,我深感教育真谛在于培养“用数据洞察社会、用协作攻克难题”的综合素养。
——张蕊
以赛促成长,未来再出发
作为数据科学学院“雇主导向、学生中心”教学理念的重要实践环节,统计建模赛事不仅是学术竞技的舞台,更是学生将统计学、机器学习等理论课程落地于实际场景的桥梁。在这场融合数据思维与现实洞察的学术实践中,学生们以真实数据为土壤,以统计模型为工具,从选题立意、多维调研、智能分析再到可视化呈现,完整经历了数据科学解决问题的全流程。在跨学科协作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Python、R语言等工具的应用,更学会了在团队中高效沟通、包容分歧;在面对复杂数据和模型调优难题时,展现出欧亚学子特有的坚韧与创新力;在与企业导师和院校专家的交流中,进一步拓宽了数据应用的行业视野与科研思路。
未来,数据科学学院将通过多种渠道,持续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锐洞察力与跨学科的创新思维,助力他们在数字经济时代积累宝贵的项目经验与核心竞争力,用数据书写属于欧亚人的精彩篇章。
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由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于2009年主办,是全国规模最大、评奖最严谨的统计学学科大赛。作为国内统计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科竞赛,统计建模大赛始终以“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为宗旨,搭建起检验大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模型构建水平与团队协作素养的高端平台。16年来,各院校参赛热情持续增强,大赛的知名度、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高,由2009年第一届大赛的345支参赛队增长到2025年49516支参赛队。2025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于2025年2月启动,全国27个赛区共有967所院校参与,148548名大学生报名成功。2025年西安欧亚学院有21个队伍报名参赛,相较2024年的11个队伍,报名队伍数量提高91%。每年,该赛事都会吸引全国数百所高校的上万支队伍同台竞技,比拼对现实问题的统计解读与解决方案创新,是高校学子展现专业硬实力的重要舞台。